新华社仰光6月5日电 通讯:缅甸村里的“拜兰”人
新华社记者车宏亮 张东强
在缅甸腹地,伊洛瓦底江畔,坐落着一个名为仁玛羌的小村庄。因为中缅油气管道的到来,村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村民也因此有了新的身份——“拜兰”人。
仁玛羌是距中缅油气管道仁安羌分输站最近的村子?!鞍堇肌痹诿宓橛镏惺恰肮艿馈钡囊馑?。在村子里,拥有“拜兰”人的身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目前,仁安羌分输站站场共有28名工作人员,中方人员4人,其余都是缅甸人,其中包括7名仁玛羌村村民。
哥哥乌就是村民口中的“拜兰”人,目前是油气管道项目的一名维修工。他说,自己曾在仰光工作过,那时候背井离乡在外打拼,收入也不多。现在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妻子也是项目员工,两人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都不错。能在这个项目工作,他很高兴,也很自豪。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不仅给哥哥乌这样的员工、也给仁玛羌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长期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原来只能走牛车的窄路被拓宽为可以跑汽车的公路;新修建的学校教学楼漂亮整洁……这个小村庄因为“拜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方工作人员李申说,每次他进行管道巡线经过仁玛羌村时,都会有骑摩托车路过的村民停下来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拜兰,拜兰!”村民们还会微笑示意让他搭车。每年泼水节期间,村民们都会自发到分输站站场和员工们一起欢度节日。
小小仁玛羌村的改变只是一个缩影。2010年6月,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迄今为缅甸带来直接经济收益逾5亿美元(约合35.6亿元人民币),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水平。项目还在缅实施援助项目280多项,涵盖医疗卫生、教育、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灾害救助等多个领域。
新冠疫情期间,项目还多次向缅甸政府部门以及孤儿院和敬老院等机构捐赠防疫和生活物资?!鞍堇肌庇氲钡氐牧翟嚼丛浇裘?。
傍晚,火红的夕阳中,李申走在熟悉的巡线路上,暮归的羊群悠闲走来,下班的员工骑着崭新摩托车微笑而过,耳畔传来村民们热情的问候声……已经在仁安羌分输站工作5年的李申又度过了平静的一天。这是中缅两国“拜兰”人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他们也相信未来会更好。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